品牌资讯

嘻葆儿母婴课堂—积食——宝宝发病的元凶! 发布时间:2018-07-14

“积食”多发生于婴幼儿,这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、饮食规律等多种因素有关。积食不是小问题,它会给宝宝的肠、胃、肾脏增加负担,引起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厌食、腹胀、手足发热、皮色发黄、精神萎靡等症状,还可能造成肠、胃、肾脏的病变,家长一定要注意!


积食是如何产生的


通俗说,就是吃得过多,或者过于高营养,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。这样一来,脾胃的功能就会受到损伤,消化吸收功能更差,因而形成积食。


积食是小儿生病的第一张“多米诺骨牌”,如果宝宝积食了,就相当于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了,就会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。


1、积食与咳嗽


积食会导致咳嗽,也就是中医上说的“食咳”。很多家长不理解,脾和肺是两个器官,积食怎么能引起咳嗽呢?这是因为从中医上讲,五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。


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积食过久,脾胃虚弱,日久就容易生痰,导致咳嗽不止


所以说,看那些食咳的小儿,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,比如肚子胀、不爱吃饭、口臭、手足心热、大便干结或便秘、舌质偏红、舌苔厚腻等。这时候给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为主、肺胃同治的药,效果就会特别好。


2、积食与小儿呼吸道感染


门诊上还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,一生病就输液,再生病再输液,反复输液,孩子身体越来越差。其实,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。


上面说过,积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进而影响到肺,但是“肺主皮毛”,所以有积食的时候小孩子体表一受寒,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。


3、积食与发热



积食导致的发热叫“积热”,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,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,热蒸于内,孩子体温就上去了。


这类孩子大多面黄、腹胀、吐泻、乳食不化、大便酸臭异常,这都是吃东西吃住了。这时可以给孩子推拿排除体内的积食,热很快就会退。


4、积食与盗汗


食滞肠胃→郁蒸化热→热蒸津液→外泄为汗


小儿为纯阳之体,夜寐则阳入于阴,加之积热内蕴,所以晚上盗汗情况比较严重。这类孩子,用一些消积泄热的药,很快盗汗就消失了。


5、积食与贫血


积食容易导致脾虚,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所以积食时间久了,小孩子容易血虚。


从西医上说,孩子脾胃不好,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,营养不均衡,时间长了就会贫血。所以,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胃。


6、积食与便秘


古代医书说:“太饱伤脾”。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,也可以理解为腹胀、积食。太饱伤脾→脾常不足→脾胃运化不及→积滞肠腑→积久化热→积热蕴结→肠道传导失常→大便秘结不通


所以,如果孩子便秘比较轻,多让孩子喝水,便秘就可以解决了。如果还是解决不了,那可以吃一点消积导滞的中药,孩子便秘很快就能减轻了。


7、积食与腹泻


中医上说,积食常与风寒、湿热、暑湿之邪相兼并存,交结胃肠,脾胃气机难复升降之常,所以积食会导致腹泻反复发作,难以治愈。


很多家长不理解,孩子拉肚子都拉成这样了,大夫怎么还给开通肚子的药呢?这是因为中医上有个说法叫“以通治通”,就拿积食腹泻来说吧,食滞内停,阻滞胃肠,导致腹泻,这时候不仅不能止泄,相反应当消食,推荡积滞,这样腹泻自然会停止。